15AH,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Send Your Mail At:

tianyingkejishe@sina.cn

Working Hours

Mon-Sat: 9.30am To 7.00pm

分类标题

Autem vel eum iriure dolor in hendrerit in vulputate velit esse molestie consequat, vel illum dolore eu feugiat nulla facilisis at vero eros et dolore feugait.

分类归档 智能设备

【Altium Designer】AD四层板设计

前言

1、用 Altium Designer 软件绘制电路时,通常2层板能实现设计需求。遇到板框固定,元器件密集的情况下,2 层板无法实现预期功能,考虑设计多层板;
2、本文主要介绍AD四层板的设计流程,其中PCB的叠层设计、内缩设计及DRC设计规则是关键。
3、软件版本:Altium Designer 19.0.4

一、正片层和负片层介绍

1、正片层(Signal)
正片就是平常用在走线的信号层,即走线的地方是铜线,用Polygon Pour进行大块敷铜填充。

2、负片层(Plane)
负片正好相反,即默认敷铜,走线的地方是分割线,也就是生成一个负片之后整一层就已经被敷铜了,要做的事情就是分割敷铜,再设置分割后的敷铜网络。

3、内电层的分割实现
AD中直接用Line,快捷键P+L,来分割,分割线不宜太细,用15mil及以上。
要分割敷铜时,只要用Line画一个封闭的多边形框,在双击框内敷铜设置网络即可。

正负片都可以用于内电层,正片也可通过走线和敷铜实现。
负片的好处:默认大块敷铜填充,在添加过孔,改变敷铜大小等等操作都不需要Rebuild,这样省去了PROTEL重新敷铜计算的时间。中间层用于电源层和GND层时候,层面上大多是大块敷铜,这样用负片的优势就很明显。

建议信号层采取“正片”的方式处理,电源层和GND层采取“负片”的方式处理,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文件数据量的大小和提高设计的速度。

二、PCB板的叠层设计

  • 叠层设计遵从以下规定:
  • ① 每个走线层都必须有一个邻近的参考层(电源或地层);
  • ② 邻近的主电源层和地层要保持最小间距,以提供较大的耦合电容。

1.两层板的叠层
对于两层板来说,由于板层数量少,已经不存在叠层的问题。控制EMI辐射主要从布线和布局来考虑;

单层板和双层板的电磁兼容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是信号回路面积过大,不仅产生了较强的电磁辐射,而且使电路对外界干扰敏感。

要改善线路的电磁兼容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减小关键信号的回路面积。

关键信号:从电磁兼容的角度考虑,关键信号主要指产生较强辐射的信号和对外界敏感的信号。能够产生较强辐射的信号一般是周期性信号,如时钟或地址的低位信号。对干扰敏感的信号是指那些电平较低的模拟信号。

单、双层板通常使用在低于10KHz的低频模拟设计中:

① 在同一层的电源走线以辐射状走线,并最小化线的长度总和;
②走电源、地线时,相互靠近;在关键信号线边上布一条地线,这条地线应尽量靠近信号线。这样就形成了较小的回路面积,减小差模辐射对外界干扰的敏感度。当信号线的旁边加一条地线后,就形成了一个面积最小的回路,信号电流肯定会取道这个回路,而不是其它地线路径。
③ 如果是双层线路板,可以在线路板的另一面,紧靠近信号线的下面,沿着信号线布一条地线,地线尽量宽些。这样形成的回路面积等于线路板的厚度乘以信号线的长度。

2.四层板的叠层
(1)PCB层介绍

AD19默认的Layer(层)有13个,层介绍如下表:

四层板,顾名思义就是有四层的电路板,它通常由顶层信号层、中间层(内电层)Power层、中间层GND层和底层信号层组成。顶层信号层Top Layer和底层信号层Bottom Layer已经存在,中间层的两层需要添加。

(2)四层板的层叠顺序:SIG-GND-PWR -SIG

这种层叠顺序通常应用于板上芯片较多的情况。此方案可得到较好的SI性能,但对于EMI性能来说并不是很好,主要通过走线及其他细节来控制。
注意:地层放在信号最密集的信号层的相连层,有利于吸收和抑制辐射;增大板面积,体现20H规则。
(3)层叠设计步骤:

步骤1:快捷键D+K,打开层叠管理器

注意:Dielectric 是电介质,介于Top Layer与Bottom Layer之间的绝缘材料,不用进行操作。四层板设计需要在Top Layer与Bottom Layer之间添加两层中间层。

步骤2:如下图所示,创建第一个负片层,①选择Top Layer所在行 → ②右键选择Insert layer below → ③选择Plane

中间层选择类型,见下表:

注意:通常,四层板的GND层选择负片层,POWER层选择负片层或信号层。

  • 步骤3:重复步骤2,创建第二个负片层,选中Top Layer双击,重命名,重命名结果如下图。

步骤4:设置GND层和POWER层的内缩值,GND层内缩20mil,POWER层内缩60mil;
GND层内缩设置:
① 选择GND层 → ② 单击Panels → ③ 选择Properties → ④ 取消勾选Stack Symmetry → ⑤ 设置Pullback distance值为20mil。

同理,POWER层内缩:

步骤5:四层板布线
① 与两层板布线方式相同,在Top层和Bottom层布线,而GND层和POWER层禁止布线,需要连接对应的地和电源网络;
② 层与层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过孔/焊盘实现的,多层板同样如此。放置元器件的Top Layer或Bottom Layer先把电源和GND(或其他的走线)通过过孔引出;
③ 通过过孔/焊盘引出的电源和地网络,在Top和Bottom不需要走线,此处不需要走线的电源和地,指的是POWER层网络和GND层网络连接的电源和地。

三、规则设计

  • 画好的四层板外发打板时,规则设计可参考嘉立创4层板的板层及板厚设计:
  • ① 通常四层板板厚设置为1.6mm或2mm;
  • ② 板材设置为FR-4;
  • ③ 层压顺序选择“按原单处理”;
  • ④ 层压结构参考下图:

⑤ 其余选项参照两层板打板选项设置。

【EEPROM】单片机读取EEPROM(AT24C64)值为0xff问题解决方法

一、不同容量EEPROM区别

1、AT24C64和AT24C02容量不容页长度不一样

AT24C64D单页大小:64-Kbit (8,192 x 8)

AT24C02C单页大小:2-Kbit (256 x 8)

2、读写时序不同

AT24C64D写时许
AT24C02C写时许
AT24C64D读时许
AT24C02C读时许

注意:由于AT24C64DAT24C02C页数量多,并且超过一个字节长度,所以AT24C64D页地址增加一个字节。

【功率计】TI ina220A功率计使用

一、应用框图

1、通讯支持I2c和SMBus接口协议,从机地址如下图所示:

二、寄存器说明

寄存器列表

1、配置寄存器

2、并联电压寄存器(根据配置寄存器参数有相应调整)

3、总电压寄存器

4、功率寄存器

5、电流寄存器

6、校准寄存器

三、并联电压、总电压、电流、功率计算方式

1、并联电压

ShuntVoltage/ShuntVoltage(寄存器值)=320mV/7D00H

ShuntVoltage=ShuntVoltage(寄存器值)*320mV/7D00H

ShuntVoltage(mV)=ShuntVoltage(寄存器值)/100

2、总电压

BusVoltage=(BusVoltage(寄存器值)>>3)*32V/8000

3、电流

Current=ShuntVoltage(寄存器值)*校准寄存器值*LSB(mA)/(4096*1000)

4、功率值

Power=电流寄存器*电压寄存器*0.04(W)/5000

四、TI工具使用

[树莓派]自启动Python程序

树莓派启动Python脚本也是件让人头疼的事情,不符合Linux常理,简直了。

尝试一

根据以往的做法,把需要执行的程序放入/etc/rc.local文件里。使用任何需要加的程序脚本都可以,唯独Python不行,气人。

通过解析报错原因,提示无法打开Python,猜测跟权限有关,各种尝试,都无效。

尝试二

通过网上资料,说明可以通过desktop来启动程序,这话我信了,没有不信的理由了。尝试在./config目录下创建 autostart 文件夹,并在里面创建了第一个启动配置文件mystart.desktop。别说还真好使,但请注意权限问题。

[Desktop Entry]
Name=ScanTest
Comment=My Python Program
Exec=sudo python3 /home/pi/tes.py
#Icon=/home/pi/ScanTest/Scan.png
Terminal=false
MultipleArgs=false
Type=Application
Categories=Application;Development;
StartupNotify=true

Rt5305wifi摄像头使用说明

1、简介
WiFi模块采用RT5350+USBcamera方案,配合Openwrt系统让功能如虎添翼。

2、上电开机,指示灯亮1S,灭掉10S,亮10S,灭掉,查看WiFi信号,SSID为RecologyPower。

3、用手机、电脑或者平板连接RecologyPower热点,打开浏览器输入192.168.2.1:8080,可以浏览视频。

4、配置界面:192.168.2.1 账号:root ,密码:zaq123。

5、SSH登录账号:root ,密码:zaq123。

6、APP下载

下载后尾缀修改为apk